教育部2024年启动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后,2025年持续深化专项治理,以《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遵循,聚焦“公平、规范、高效”目标,全面推进招生入学工作。当前正值2025年招生录取工作全面推进的关键阶段,各地需严格对标教育部七项重点任务,坚决筑牢招生工作安全防线。以规范执行筑牢政策根基 从政策执行层面来看,部分学校受传统办学思维和利益驱动,仍试图通过隐性方式“掐尖招生”,如以...
2025-07-13《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教育发展活力。高校深化综合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关键。高质量的监督体系和机制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要素与重要环节,也是制度成熟的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高校开展校内巡视(中管高校开展校内巡视,非中管高校开展校内巡察,本文统称为“校内巡视”)是新时代高校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
2025-07-13纪念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首演160周年暨沪上首演 今年恰逢德国天才作曲家、剧作家和指挥家理查德·瓦格纳的三幕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首演一百六十年纪念。瓦格纳开创地将音乐、诗歌、哲学、宗教高度融合的“整体性艺术”在这部剧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该剧自1865年6月10日在慕尼黑皇家剧院首演以来,让一代代欧洲观众体验极致浪漫主义艺术引发的情感地震与灵魂洗礼。 据说,人们在观看瓦格纳歌剧时,...
2025-07-13加快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2024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标志着公共数据开发利用已成为国家公共数据治理的关键内容。公共数据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资源,大模型则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引擎。亟需加快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其在赋能公共数据治理中的重要优势。夯实数据开发与产品供给的技术根基 加快推进公共数据...
2025-07-10编者按 伟大建党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思政课的重要思想理论资源和教育教学素材。在由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主办、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承办的“伟大建党精神进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与会学者深入探讨了伟大建党精神在思政课中的引领作用。今刊发部分成果,以飨读者。 关键是要在情感上下功夫■ 齐卫平 202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布《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提出了在全党全社...
2025-07-10一条红色标语“抵一个军” 从建党初期的思想启蒙到土地革命的阶级唤醒,从七七事变爆发后的民族大义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全国总动员,红色标语犹如一颗子弹、一粒火种、一声号角,发挥着传播政策、动员群众、鼓舞士气以及瓦解敌军等作用。吹响号角 红色标语是近代中国的革命印记,见证从学生运动、工人斗争、武装起义到全国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 五四运动时期,北京学生到处张贴“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中国是中国...
2025-07-0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的优良作风,是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重要密码。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系统构造,决定了各方面建设具有相应的价值功能,党的作风建设以党的其他方面建设不能替代的功能凸显其重要价值。先进政党形象的塑造功能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登上历史舞台,在...
2025-07-071926年,儒拉翻译的《中国寓言》在米兰首次出版,这是《聊斋志异》的首个意大利文节译本。之后又推出了全译本,是《聊斋志异》在整个西方世界的首部完整译本。 今年正值中意建交55周年。从马可·波罗到利玛窦,一代代开拓者用智慧与热忱架起了东西方文明对话的桥梁。及至19世纪末,又一位意大利使者——儒拉(Ludovico Luigi Nicola di Giura,1868—1947)来到中国。他被人们亲切称为“意国大夫”,在华行医三十余载,又...
2025-07-07在童话与哲学之间,存在着一片模糊却充满张力的地带,《小王子》就诞生在这片交界之地。圣-埃克苏佩里用童真的笔触书写出深邃的哲思,使得这部作品超越了年龄与文化的界限。刘梁剑教授的《哲学家的小王子》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深入挖掘其中的哲学意涵,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小王子》不仅是一个写给孩子的温馨故事,更是一部能够帮我们“驯养”灵魂的作品。 《哲学家的小王子》借用“驯养”一词,描绘了作者与这部童话...
2025-07-07“家长和老师不能将暑期里的孩子当作宝宝宠起来,也不要轻易让最能自由读写的暑期阅读的含金量过于稀少。” 前一段时间,围绕着上海高考作文命题的一些争论,非常有意义。可以视为一场生动的公共文化课。我尤其喜欢关于逻辑的一些讨论,有助于提高网络舆论的思维品质与分析水准。争论的建设性价值在于推动人文教育真正关注“活的文化”,将课堂、书斋与社会现场连接起来。但也不得不看到其中的问题,争论中表现了互联网...
2025-07-04